中国4年印钞100万亿 为何物价房价股价齐跌?(图)

发表:2024-05-17 09:30
手机版 正体 打赏 5个留言 打印 特大

【看中国2024年5月17日讯】原来以为,近20多个月,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加了50多万亿,数据已经是十分惊人了,可如果将时间拉长4年,M2增加的数额更是让人惊掉下巴。

按理说,钱多了,不论是对股市、楼市等各类市场,我们都不缺资金,但是为什么这两年,房价、股价不涨反跌呢?即使物价在今年新年以后出现了上调,但是总体来说,这两年的物价都不算太高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这种现象合理吗?

先了解一下广义货币M2。广义货币M2是经济上的概念,是经济学家为了方便做研究,人为发明的词语。其实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就是“钱”。但在经济学中,“钱”被细分为很多种。简单说,日常用的零花钱叫M0;零花钱+活期存款叫M1;零花钱+活期存款+定期存款叫M2。所以说,M2中有很大一部分钱并非人们手中的现金,而是银行里的存款。

但毕竟,银行不会将这些存款全部锁在保险柜里面一直让他们放着,一般都会将它拿出去放贷,这样就可以创造出更多的M2。比如你存入银行100块,银行只要将它同时贷给五个人,那么他们每个人的账户当中就多出了100元,银行就通过这种方式“凭空”创造出了400元的M2。而银行之所以敢把这100元同时贷给五个客户,主要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,绝大多数人将钱存入银行以后,基本上不会在同一时间提现,如此一来,银行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打时间差。

当然,银行也不能随意创造货币,这些行为也是要受到监管的。而且,每存入银行一笔钱,银行都要向央行提交一定比例的准备金,以保证银行有足够的提现能力。这些准备金交到央行后,会退出流通,M2会相应的减少。同时,央行有制定利率的权力,控制社会的借贷成本。比如降低利率了,贷款人就会增多,银行生意好了,就会创造出更多的M2。

所以说,增加M2的方式很多,不单靠印钱。

回到主题上,根据央行数据显示,截至3月末,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304.8万亿元,同比增加8.4%,正式突破300万亿大关。

具体增加情况来看,中国M2突破100万亿用了57年,从100万亿到200万亿用了7年,而从200万亿到300万亿,只用了短短4.25年时间。也就是说,增加100万亿的时间越来越短了。而且,有数据还显示,疫情3年时间,我们新增的货币总量甚至超过了欧美主要国家的总和。

但是多出了这么多钞票,为什么近几个月以来我们的感受是物价没怎么涨,房价在跌,股价也在跌,这种现象怎么解释?

为何大家没有感觉到超发货币?

众所周知,但凡放水必然会导致物价上升,不仅如此,一旦印钞过多,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胀。比如,2008年9月-12月期间,央行连续五次降息四次降准,还有当年11月份释放的4万亿基础货币。这些措施一落地,不到一年时间,市场就出现了快速回暖,甚至到2010年的时候,市场开始了飞速发展,最后又不得不对楼市进行收紧政策。

按理来说,超发货币以后,房价股价物价应该应该顺势上涨,然而,如今大家的感触是,全国新建商品房均价从1.24万/平米降到0.96万/平米,比顶峰期下降了22.6%;二手房价格降幅更深,有的直接“腰斩”,有的甚至“膝斩”。

股市就不用说了,牛短熊长大好几年了,都在3000点附近蹦哒,似乎永远都跳不出这个怪圈。

物价方面,去年底开始,肉类,蔬菜,水果等物价都出现了大幅下跌情况,即使近几个月蔬菜水果开始回暖,但是肉类价格依旧保持在低位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
关于这一次出现的特殊情况,咱们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分析:

1.疫情冲击影响面太大

如今虽然疫情结束了,但是眼下实体经济低迷的“锅”它还是得背。这种情势下,国内老百姓的危机意识也越来越强,大家都不愿意消费,储蓄意愿大幅增强,商家库存压力加剧,就不得不降价促销,于是就形成了当前的状况,即使货币在持续超发,但很多商品却比以前更便宜了。

2.一部分需求在扩大 导致产能过剩

其实,与过去被动放水不同的是,这一次放水有很多都是采取的主动。之所以会如此,也以近些年来海外对中国企业的制裁有很大的关联。比如,过去很多产品都从国外进口,后来买不到了,我们就只能从国内进行采购。说白了,什么都得自己去做,自己去买,原本是外循环的市场,就直接放到了内循环,如此一来,企业就只能扩大产能,加大产业投资。而国家层面给予更多的支持,所以在这几年主动增加货币以满足市场需求。

不过很显然,从近一年来看,过去很多盲目扩张的企业,又开始陷入产能过剩,导致市场价格不涨反跌。比如芯片公司,一窝蜂的跑进去分一杯羹,最后2023年有1.09万家芯片公司消失,产能过剩以后,芯片价格甚至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。

3.政策调控

关于政策调控,调控最多的就是房地产市场。在以前,只要货币一放水,房地产市场必然迎来大涨效应。然而这两年,这种老常规现象几乎没有了,非但如此,房价在这两年还越跌越凶了。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:

①房企债务压力巨大,烂尾、延期交付频发,大家不敢买,导致价格下行;

②市场信心不足,老百姓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更加剧了观望情绪;

③即使跌跌不休,对于还没有入场的人,房价依旧是居高不下、买不起。

其实,这里面几个问题中,最大的麻烦就是一旦市场出现信心不足,即使针对这一领域大放水,即使将贷款利率降到零,也很难保证市场会出现逆转。

结语:近几年超发货币未能带动市场的急剧通胀,打破了很多人的传统认知。但是,不可否认的一点是,超发货币后,市场不可能一直低迷。所以,进入2024年不少人也发现了一点,随着各地房价下降,财收的锐减,近期,大家的水电开始涨价了,高铁也涨了,燃气费也要涨了,油价更是居高不下。

所以一句话,超发货币可能短期效果不明显,但是对物价、生活必需品来说,涨价只是迟早的。

责任编辑:宇真

短网址: 版权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。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.



【诚征荣誉会员】溪流能够汇成大海,小善可以成就大爱。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: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,成为《看中国》网站的荣誉会员,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,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,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,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。
荣誉会员


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。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。 打赏
善举如烛《看中国》与您相约(图)

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

评论



加入看中国会员

donate

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1 - Kanzhonggu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blank
x
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。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。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。 详细隐私条款. 同意